网站首页 > 陕西经济> 文章内容

3大领域喜看西安发展新气象

※发布时间:2023-10-15 14:57:50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近日,市统计局发布40周年系列统计报告。其中,有关经济、消费、旅游三大领域的报告,无不显示出发展速度快,规模高速增长的态势。

  可以说,西安进入了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最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最好的新时期。与之相应的,西安人的消费水平、生活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40年来,西安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全市P总量达7471.89亿元,是1978年的294.7倍。人均P达1161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达到中等偏高收入水平。12月18日,市统计局发布的40周年系列统计报告中显示,40年来,在各项政策下,西安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历了发展速度最快、市场最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最好的新时期。

  40年来,西安经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17年全市P总量达7471.89亿元,是1978年的294.7倍。西安经济总量在2004年跨越1000亿元台阶后,分别在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6000亿元台阶,经济总量不断攀升新高度。

  随着2017年大西安建设拉开帷幕,西安经济总量突破七千亿,达到7471.89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超过沈阳、济南和大连,跃至第9位,在重点城市中超过、合肥和烟台,实现历史性跨越。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79年-2017年,西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 %,高于全国(9.5%)、全省(10.7%)平均增速2.6个、1.4个百分点。

  人均P保持快速增长,总量超过万美元。2017年人均P达78368元,是1978年的152.8倍;年平均增长11.7%,1992年以来年平均增长11.9%,高于前14年平均增长1.3个百分点。自2014年人均P突破1万美元大关后,2017年达1161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达到中等偏高收入水平。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管理模式经历了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地区经济梯度发展战略”、“发挥资源优势”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不断推行和实施,国家区域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中心转移,城市功能从单一多样,西安市在各项政策推动下,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经济发展动力由二产主导向二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1990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0∶43.0∶45.0,呈现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良好发展态势。其后的几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波动起伏,直至1995年产业结构稳定转变为了“三二一”结构模式。

  2000年,第三产业占比首超50%,占据半壁江山, 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2.9∶50.2;1990年至2000年期间主要表现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的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的稳定,第三产业比重的小幅攀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增长遭受沉重打击,“中国制造”浪潮也逐步减弱,西安也不例外,工业对经济的带动减弱, 2010年开始工业占P比重降至30%以下,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3∶41.9∶53.8,产业结构更加倚重服务业。

  同时,西安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引领作用是供给侧结构性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凭借较强的科技研发实力,科技等领域对经济贡献作用得到加强,也进一步促进了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P比重达到61.5%。

  1978年-1990年期间,西安经济发展动力由二产主导向二三产业双轮驱动转变,除工业外,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仓储业、金融业占P的比重纷纷超越5%,成为主导产业,经济发展形成多点支撑的局面。

  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伴随着“商品房”的从无到有,西安市一方面依靠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进一步推动城市面貌改善;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呈现高速发展,2000年-2010年年均增长21.9%,持续推动了西安经济的高速度,城市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城市宜居性大幅度提升,房地产业占P比重超过5%,成为西安经济又一个支撑点。西安市作为西部重镇,经济发展也同步实现了从以工业生产为主到多元化的发展。

  党的以后,西安积极融入供给侧结构性、“一带一”建设等,通过科技创新新活力,聚焦高端产业与产业高端,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推动创新创业蓬勃发展,激发技术市场新活力,产业发展呈现了新变化。科技对创新的引领优势作用得到加强,2016年西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P比重分别超过5%,经济多点支撑的格局进一步得到深化。

  2017年,大西安建设元年,结构优化成为西安经济发展“主旋律”,经济发展围绕“新”呈现出了蓬勃生机。

  2017年西安现代农业总产值173.89亿元,占全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5%;增加值104.98亿元,占比为33.6%。

  2017年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71.8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9.3%,增长17.6%,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制造、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制造增速分别达到37.2%、35.2%、26.6%和19.0%。

  2017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三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8.4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为24%,同比增长28.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与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3.34亿元,同比增长31.9%……

  新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迈向更高端,消费结构步入中高级,创新创业拓展新空间,经济发展孕育出新的生机,为西安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续航添力。

  40年来,随着西安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12月18日,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元,达到4249.81亿元,比1978年增长333.6倍;年平均递增16.1%,增长幅度之高,发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

  以来,西安消费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壮大。197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2.70亿元,1992年突破百亿大关,2008年突破1000亿元,2011年和2014年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2017年突破4000亿元,达到4249.81亿元,比1978年增长333.6倍;年平均递增16.1%,增长幅度之高,发展速度之快,持续时间之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特别是党的以来,从2012年到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19659.84亿元,是初期1978年到1982年的250倍,是1978年到1998年前20年的10.6倍。

  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西安经历了三次消费升级: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为代表的“老三件”;第二次是从80年代末期以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新“三大件”为代表;第三次是从初开始以汽车、住房、通信设备为主导的消费升级。每一次升级所实现的购买力水平都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从几十元、千元和万元级消费,向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级消费转变,消费结构也由衣、食等基本刚需消费向住、行、娱、养等升级消费转变。消费档次越来越高,品牌消费趋势更加明显,市场购买力向名优品牌倾斜。

  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2017年西安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5万元,是2008年的2.5倍,带动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阶段升级,购房和买车等超过十万元级以上消费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绿色消费、信用消费、网络消费、租赁消费等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正逐步为广大消费者所接受。2017年,我市汽车类实现零售额770.1亿元,比2008年增长5.3倍;金银珠宝类38.9亿元,增长2.9倍;通信器材类116.7亿元,增长11倍;文化办公用品类82.5亿元,增长3.1倍。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购物的便捷性、商品的丰富性及价格优势明显等,我市网络零售实现高速增长,规模不断壮大,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能。2017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网上零售在经历几年高增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52.7%,高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36.9个百分点;网上商品零售额由2015年的94.35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40.30亿元,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为8.3%,较2015年提高4.3个百分点。在网上零售快速增长的同时,实体零售企业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应对冲击,大型零售企业依靠品牌的优势,从产、供、销全产业链布局,加大产品质量、品牌营造等一体化经营管理方式,运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提升竞争能力,市场有所改善。2017年,百货店、超市零售额分别增长6.8%和6.7%。

  40年来,西安市商品流通网络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中心商业区、区域商业中心和社区商业网商业服务网络。在商品流通网络不断发展的同时,商业服务设施的功能也在不断完善,服务效能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来,城市商业综合体作为商贸流通业的“新模式”日渐成为区域级商业中心。截至2017年底,全市拥有城市商业综合体71家。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18家,全年可出租使用面积达129.34万平方米,车位数1.71万个,全年总客流量1.93亿人次,拥有商户2752个,从业人员期末人数3.05万人;全年商户销售额(营业额)10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租金收入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40年,西安消费品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深化和供给侧结构性的持续推进,西安将继续整合历史、人文、地缘和产业等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增长,持续市场发展的活力,打造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消费品市场,消费仍将是西安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40年,西安的旅游接待由弱到强,不断发展,接待人数连创新高。景区更加亮丽,宾馆建设不断攀升,交通通达日新月异,旅游商品琳琅满目。12月18日,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系列统计报告中显示, 1978年以来,西安市旅游业如沐春风茁壮成长,接待能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1978年至2017年的40年,西安市累计接待游客11.88亿人次,年均递增27.4%,实现旅游总收入9354.43亿元,年均递增30.8%,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2017年,全市接待游客18093.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33.30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22.9倍和37.1倍,年均分别以15.3%、17.9%的速度递增,1995年到2017年累计接待游客11.84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323.70亿元。

  快速发展的海外游。1978年到1994年的17年间,西安的旅游市场主要以接待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为主,国内旅游尚未兴盛。这17年里,全市累计接待海外游客368.23万人次,年均递增23.3%,累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30.73亿元,年均递增38.3%。

  奋起直追的国内游。1995年到2009年的15年间,西安市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同步发展。15年累计接待游客29635.30万人次,年均递增12.1%,实现旅游总收入2051.74亿元,年均递增14.6%,其中,累计接待国内游客28696.80万人次,年均以12.4%速度递增。

  快速发展的出境游。2010年以来,西安市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全面增长。2010年-2017年累计接待游客8.8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271.96亿元,年均分别递增19.2%、22.0%,其中出境游火爆,大量中国游客赴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游览观光。旅游消费进入新时代,国内游、出境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追活品质的重要内容。

  景点建设不断提升。西安景区建设不断提升,2017年全市及以上景点77家,比2005年增加59家,其中,5景点3家,4景点24家,3景点38家,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楼观道文化展示区、汉长安城遗址建成开业,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翠华山-南五台景区、太平-朱雀景区、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景区创建国家5旅游景区,西安旅游精品品牌形象得到较大提升。

  酒店建设日新月异。为更好地接待游客,西安市加大宾馆、饭店、快捷酒店的建设。2017年,全市拥有星级宾馆96家,比2010年增加14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5家、四星级宾馆28家、三星级宾馆48家;营业收入增长较快,2017年,限额以上住宿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7.30亿元,高端酒店、快捷酒店、旅馆饭店遍布城乡,满足着各个阶层游客的住宿需求,点缀着西安的街区、小巷。

  旅游接待能力提高。近年来,西安市旅行社的接待能力不断提高。2017年,西安市拥有各类旅行社452家,实现营业收入79.39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倍和3.5倍,中国旅行社国际旅行社西安分社跻身中国百强旅行社行列,接待人数不断翻新。

  假日旅游如火如荼。自2000年国家实施假日黄金周休假计划以来,春节、“五一”、“十一”旅游市场持续火爆,来西安的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双双走高,2017年春节、“五一”、“十一”假期接待游客2477.38万人次,超过2011年1618.7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1.30亿元,比2011年增长2倍,年均分别增长19.3%和20.2%。

  交通运力不断增强。2017年末,开通国际航线年增长78.7%。2011年9月,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2013年、2016年地铁一号线年开始运营的4.5倍和10.2倍。2017年铁客运量4500万人次,比1978年增长2.4倍。2011年,铁北客站建成投用,西安成为国内重要的高铁枢纽。

  餐饮消费快速增长。品味西安,中国,吃在西安,游在西安,西安的传统饮食、街小吃享誉,德发长饺子、老孙家泡馍、西安饭庄的陕西特色菜系吸引着中外游客,外来的洋快餐、西餐点缀着我市餐饮市场,形成了以陕西菜为特色,中外其他菜系搭配的高、中、低配套的餐饮体系,2017年全市限额以上餐饮企业368家,实现营业收入64.16亿元,比1998年增长20多倍,餐饮消费转型升级。

  文化旅游相得益彰。旅游搭台文化唱戏,西安文化市场与旅游市场相辅相成、共同繁荣。2017年西安文化产业增加值约575亿元,占全市P比重7.7%。群众文化活动活跃。2017年全市组织群众文艺活动5498场次,文化活动参加人次2631千人次,比2011年增加853千人次。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