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美食> 文章内容

饸饹面和蒙古馅饼

※发布时间:2018-5-16 22:47:46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曾经逐水草而居的蒙古族人迁移至此,受到当地汉族农耕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有别于草原蒙古族人的生活习俗和饮食习惯,比如正月初二要吃蒙古馅饼,正月初七要吃饸饹面(荞麦面条)。

  查干是白色,萨日即月份,“查干萨日”就是白色月份或新年的第一个月。传统意义上的“查干萨日”,要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持续到二月初二。

  前郭县是蒙汉杂居地区,这里的蒙古族人居住在砖瓦房内,过着春种秋收的生活。这是这里的蒙古族对于现代社会做出的选择。

  “郭尔罗斯”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元朝后由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统领。明嘉靖年间,部落迁至嫩江、松花江汇合流域。“郭尔罗斯”源于蒙古族古部落“豁罗剌思”的译音,意为“江河”。

  迁居至此的蒙古族人,其传统习俗随着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相互渗透,具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查干萨日的祭火仪式,就不同于汉族的祭灶仪式,也跟草原上蒙古族的祭火仪式不同。

  “查干萨日”是蒙古语的音译,查干是白色,萨日即月份,“查干萨日”就是白色月份或新年的第一个月。

  蒙古族认为“火”代表着家族的兴旺,所以守灶人(继承财产权的幼子)将继承父亲最珍贵的遗产—火(包括火盆、火灶)。

  当天晚上,家里年纪较大的长辈担任主祭人。在灶坑口点起火盆,火撑子(类似于香炉,是蒙古族人的吉祥物)架在其上。火撑子上要绑着蓝、白、黄、红、绿五彩布,分别代表着蓝天、白云、教、红火、绿色的生命。

  主祭人点燃供香,举过头拜三下,插在火盆或香炉当中,然后在灶内填进晒干的艾蒿。火焰升起,把供品逐样投入火中,表达家里人的美好意愿。

  在祭拜之前,灶坑口上沿要抹上黄油,家中男主人要带着儿子跪拜燃烧的火焰,还要诵祭辞:叩首跪拜火神灵,无灾无难佑门庭,五谷丰登六畜旺,生活美满天地长。

  黄永胜告诉我们,在从前,祭火仪式有很多讲究,比如香炉要用荞麦面制成,中间要留一个空心槽,将融化的黄油倒进槽里,用靰鞡草包上棉花作为香炉的灯芯,然后点燃。遗憾的是,随着当地蒙古族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由部落变为家庭,这种仪式越来越少见。

  饸饹面条放进大碗,然后浇上一大勺带着汤水的鸡肉炖酸菜,彼此的味道融合在一起。饸饹面吸收了汤汁,筋道之中又有了酸香的滋味。

  这是一个震后重建的村庄,村民的房屋都是同样制式和同一色调。只有一栋房子例外—为了凸显村庄的蒙古族特色,村部用砖石建成了蒙古包形状。

  包中学家的狗很凶,生人近门,这条黑色间杂白花的狗,就在不停吠叫。老包出来喝止也不肯稍歇,上蹿下跳时,颈部拴着的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老包家是典型的北方农家小院,崭新的四轮拖拉机停在院子一角,锄头等农具斜靠在墙边,七八只母鸡和一只大公鸡散养在院子里。

  老包不晓得自己的祖上是黄金家族的哪一支,对于这个家族的显赫与辉煌,老包都是从历史课本和影视作品中了解到的。

  厨房里,老包的媳妇高景华正在给一只鸡煺毛。鸡是自家院子里散养的,从不喂饲料,是真正的小笨鸡。

  市场上的荞麦面粉大多三四块钱一斤,在老包看来,那些都是改良品种。产量虽高,但却做不出饸饹面韧、弹、滑的口感。所以,入冬之后,磨坊就成为老包常去的地方,因为那里能买到“纯种”的荞麦面粉。

  热水和面,和好后无需饧面,直接揉搓成15厘米长、两厘米粗的圆柱形长条。热水烧开,把长条面团放进压面机,压好的饸饹面直接下锅。

  小笨鸡带骨切丁,放入油锅爆炒,待鸡肉当中油脂析出后,加入酸菜碎末继续翻炒。酸菜变色后加入开水,然后慢火炖上1个小时。

  锅里只需加入盐和鸡精,鸡肉的油脂和酸菜的滋味充分稀释在汤里,混杂成扑鼻的香气。出锅前,再倒入小半碗新鲜的鸡血。

  面条放进大碗,然后浇上一大勺带着汤水的鸡肉炖酸菜。饸饹面吸收了汤汁,筋道之中又有了酸香的滋味。

  据说,在榆树表皮和树干之间有一层薄膜,将其取出晒干后磨成粉,将这种粉末混入荞麦面中,制成的面条就能解决滑的问题。

  皮薄、馅细是蒙古馅饼最大的特点。烙好的馅饼外焦里嫩,油珠闪亮,透过薄薄的饼皮,可以看到里边玛瑙一样的肉和翡翠一样的蔬菜。

  最早的蒙古馅饼,是以荞麦面粉制皮,牛羊猪肉为馅,不加油干烙,然后倒入少量清水煎熟。民间的食物传入官家后,有了更精致的做法:干烙水烹改为豆油煎制,荞麦面皮也改为了白面。

  猪肉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剔除骨和皮,剁成肉馅。焯过的酸菜浸凉之后切成细末,拌入肉馅当中。加好调料,再倒入适量豆油。

  先把剂子按成面饼,在中间添加馅料。面皮延伸,把馅料全部包裹其中。然后用擀面杖轻擀,一张碗口大小、几毫米厚的馅饼就做成了。

  火候一定要掌握好,若出锅晚了,馅饼就会因太热而“泄气”,里面的肉馅就会“变老”,失去其细腻、清新、香滑的口感。

  馅饼虽已烙熟,但还没做完。接下来要在锅里放进黄油,烧热之后,把烙熟的馅饼再放进锅里,煎到两面金黄。

  皮薄、馅细是蒙古馅饼最大的特点。烙好的馅饼摞在盘子里,外焦里嫩,油珠闪亮,透过薄薄的饼皮,可以看到里边玛瑙一样的肉和翡翠一样的蔬菜。

  饭桌上,74岁的蒙古族老人李同宝拉响了四胡,悠扬的旋律中,女主人高景华用蒙古语和汉语唱了蒙古族的《祝酒歌》。另一边,老包举着酒杯,含混不清地对我们说,大年三十儿的时候再来,一定要杀只羊招待我们。

  按照查干花镇的习俗,除夕当天杀羊,不管是羊头羊蹄还是羊下水,一定要在当天全部吃光,这样才代表着辞旧迎新和吉祥如意。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