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经济> 文章内容

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0-5-27 1:38:37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始建于1982年,前身隶属原陕西省物产集团总公司,2002年经省批准更名为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为加快陕西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2009年,经省批准,学校整体划归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管理。学校针对听障、视障、肢体功能障碍和轻度智力障碍的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学历教育,目前已形成以中职教育为主,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为辅的办学格局。

  建校三十五年以来,学校与时俱进,创新办学,突出特殊教育办学思,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在“以服务为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指导下,秉承“以德立身、学以致用”的校训,以培养“品德优良、技能合格、人格健全”的残疾大中专生为办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自强自立、顽强拼搏、立志成才的意志品质,大力推动和发展素质教育。

  学校积极探索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研究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化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集教学、培训、鉴定一体化的办学格局,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发挥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学校先后被省教育厅等部、厅授予“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全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和“扶残助残先进单位”“国家残疾人就业培训”等荣誉,为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建设美丽、和谐、富裕陕西做出了很大贡献。

  学校现有在编职工92人,专任教师62人,师资队伍优良。目前,在校学生516人,学校紧密结合残疾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就业规律,按照适用、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关联性的要求合理设置专业,开设了数字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中医康复保健(针灸推拿方向)及中餐烹饪(面点方向)六大专业。并积极探索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采取“理论引导,实训强化,实习”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学校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建有1.3万平方米康复实训大楼、6000平方米教学楼、5000平方米综合培训楼、6500平方米的公寓楼及2000平方米的标准化餐厅;仪器设备总值3358万元,图书两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92人,其中具备专业技术职称的75人(其中高级26人、27人)。目前,师资队伍本科学历达100%、硕士学历达50%、“双师型”教师达40%以上,高级、占教师队伍的70%。近年来,学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有20余名教师主编参编了国家及省级规划教材,10余名教师主持或参与省级规划课题并获,多名教师在中、省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中等职业学校微课比赛及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一等、二等的优异成绩。其中,3名教师荣获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2名青年教师荣获中残联“交通银行园丁”,2名青年教师荣获省级教学能手。

  学校力求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高素质的优秀教师队伍。为了适应残疾人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确立了“以人为本、注重教师个性发展;师德为先,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工作思,充分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职能,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在积极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通过校内培养与派出培训相结合,引导教师转型、提升教学能力和素质。目前已完成学校全员手语翻译员的培训工作,其中42名教师取得了中级手语翻译员证书。培养教学梯队,开展教学竞赛和说课评课,鼓励教师加强教学基础能力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营教重教的良好氛围。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该校各专业建设有校内外实训,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平台,在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学生进行专业技能集训,在真实的生产中完成生产与实训任务,掌握综合操作技能并提升职业素质,从而具备零距离就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学校各专业都建有校内外实训。校内建有网络信息中心、针灸推拿、服装工艺、烙画、绘画、数字图文、摄影实训室及陶艺、手工艺、烹饪制作室、服装制版室等11个教学实训场所。新建成的康复实训大楼配有可容纳500人培训、就餐、住宿于一体的各项设施,将成为陕西省残疾人培训资源中心,为全省残疾人培训工作及该校师生教学科研与学习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学校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思,先后与陕西金翼服装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盲人按摩医院、陕西医院、西安实业责任有限公司、富平陶艺村等2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开展“订单式培养”,开发实训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并建有5个盲人推拿按摩创业示范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实习场所,搭建了的成长成才平台。

  学校紧密结合残疾学生认知特点和就业规律,按照适用、发展和地方产业结构关联性和吻合度的要求合理设置专业,开设特色专业,设有数字设计与制作、计算机平面设计、工艺美术、服装设计与工艺、中医康复保健(针灸推拿方向)及中餐烹饪(面点方向)等6个专业。根据特教学生的实际,编写校本教材、设置课程标准,2017年召开专业学术委员会会议,研究人才市场变化,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科学。

  学生在近年来的比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5年学生系列作品参加陕西省旅游商品大赛并获得银,学生代表陕西残疾陕西省旅游商品大赛并获得了银,学校代表陕西残疾全国第二届残疾人展能节院校展览、技能展示及产品展销,学生作品受到了参观者的广泛关注,国务委员、中残联迪、等领导莅临展能节参观,被听障学生的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深深吸引。在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上,该校毕业生董飞霞获得铁饼项目冠军、吴春燕获得射箭项目团体冠军、杨倩获得乒乓球女子单打银牌,吴春燕还被国际箭联评为“2015年度最佳残疾人射手”称号。在今年5月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三届全国烙画展览交易会上。该校送展7幅作品,其中教师郭海霞作品《溪山行旅》获得银,培训高庆作品《玉米》获得优秀、学生作品《大漠羔羊》获得优秀,作品《牧童》被组委会收藏。

  2012年5月,经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审批,省残疾人就业培训在学校正式挂牌成立,依托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紧密结合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残疾人职业市场需求,科学设置培训项目,和力配置教学资源,切实做好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工作。

  作为中残联在陕的残疾人职业培训,截止目前已面向全省3000名听力言语、视力及肢体功能障碍人士开展了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维修、保健按摩、手语、会计、手工艺制作、服装制作、设计、工艺美术等七大类21个工种的中、高端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及鉴定工作,使残疾人掌握就业技能,帮助残疾人更好的就业创业;面向全省300余名教师和服务性行业的工作人员开展了初、中级手语翻译员的培训和鉴定工作,更好为广大听力言语残疾人搭建了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和渠道。已初步形成了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和就业培训“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先后被中、省残联授予“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陕西省残疾人职业培训示范”的称号。

  学校先后制定完善了《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教学管理规程实施细则》《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外聘教师管理办法》《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教学督导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

  成立以在职资深、具有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组成学校的教学督导组。围绕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和教学质量要点开展日常教学检查、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指导教学管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质量作为一种综合性指标,难以对其进行精确定量。为了判断和衡量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价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教学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建立了科学合理、权重分明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师的教学状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判断和改进教学,并为教育管理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定期召开学生联系会,认真开展好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的教学检查活动。

  1.校园文化丰富。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开展主题班会、书香校园、消防演练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成立了文学社、艺术团、体育运动队等各种,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和条件,深受学生喜爱。学校被教育部、中残联、陕西省残联和陕西省体育局联合授予“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陕西省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定点学校”“陕西省残疾人田径、举重、坐式排球训练”“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

  思想理论课为主渠道和主阵地,合格率100%,专业技能培训理论联系实践的赵姓名字大全原则,合格率达98%。与此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每年一度的“红五月”技能艺术节鼓励每一位特教学生展现特长、挖掘潜力,开展20多项技能竞赛与展示活动,参加各项比赛420人次。

  近年来,党和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发展和支持残疾人教育,加强特教师资培养,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完善残疾学生助学政策,学校师生普受惠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教材费全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申请享受国家助学金。各级领导多次来学校调研视察工作,破解难题,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从2010年开展特殊职业教育工作以来,已有五届毕业生575人顺利完成学业,社会,成为拥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毕业生总体毕业流向划分为升学、单位就业、灵活就业(职业、自主创业)。在就业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学校多方联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服务形式与内容,毕业生就业率基本保持在85%左右。其中,推拿按摩专业就业对口率100%,自主创业者占到10%。

  通过在校学习奠定了一定的职业技能基础,毕业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程度不同的有所增强,其中不乏佼佼者。2017年,毕业161人,其中13人升学,128人就业,对口就业率为56%。

  针对特教学生“出行困难、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的实际情况,学校提出不让一个贫困生掉队,不让一个贫困生辍学。并扶弱济困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并使之制。一是结对帮扶。学校党委并带头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此项工作已延伸至党支部委员、全体中干、普通和教师中。二是资金济困。针对个别重度残疾学生设立专项特困帮扶资金,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三是建档走访。对部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党委走村入户,摸底调研,做到精准扶贫。

  党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围绕中心抓党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积分制”等工作并使之常态化制,将学校发展贯穿于学校的重点任务中,使党的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紧密结合、共同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使全校的理论学习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在教学与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先进性进一步。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我们不断总结经验,正视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有待在未来工作中进一步改进与提高。

  办学经费没有按照在校生生均拨付,项目建设主要是专项建设资金,目前在建的康复实训大楼工程已经基本完成,银行贷款资金有待逐步清还。

  由于学校办学的特殊性,集教育教学、康复训练及医疗保健于一体。教师的编制仍显不足,参照外省特殊教育办学标准,现有师资仍然不足。

  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办学转型特殊教育后,残疾学生由于所处的家庭背景不同(大部分是贫困家庭、),文化基础不同,自理能力不同,心理素质不同,给教学及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新生入学后进行摸底考试,根据成绩编班(以小班教学为宜),实施分层次教学。二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集教育教学、医疗保健及康复保健于一体,目前师资存在一定的缺口,望省制定出台《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标准》或参照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标准,解决这一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三是陕西省制定了我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6--2020年)实施纲要,文中一些发展我省特殊教育的政策已经明确,希望能尽快落实。如资金投放、职称评定的倾斜,特殊教育岗位津贴的兑现等。四是希望按照我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6--2020年)实施纲要中明确的方向,加快组建陕西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完善我省特殊教育结构和布局。

  衡量中职阶段特殊教育要以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第一办学目标。面对新形势和新的挑战,陕西省城市经济学校将继续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主要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