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旅游> 文章内容

震后十年|宁强旅游的新生

※发布时间:2018-5-20 1:05: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十年后,青木川古镇涅槃、羌族风情绚丽绽放、汉源山水美如画……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如今是游客向往的“诗和远方”。

  宁强县抢抓灾后重建机遇,“文旅兴县”战略不,大力实施重点景区提升、文旅融合发展、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完善、市场恢复振兴等工程,促进全县旅游产业突破发展。

  2017年宁强县接待游客378.27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42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24.9倍、47.4倍。青木川景区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

  按照“突出重点,合力共建”的思,优先建设青木川古镇景区、汉水源森林公园、羌族文化博览园三大景区。2014年成功创建青木川古镇国家级景区4A、汉水源森林公园国家3景区。青木川古镇景区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级文保单位”“第一批特色小镇”等17张国家级名片。

  主动融入高铁时代,按照“一城、两区、四带”旅游布局,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进行规划,“市场导向”和“旅游引领”,通过“核心板块引领,旅游业态导入,旅游产业融合”, 加快青木川、汉水源森林公园、羌族文化产业园、氐羌田园、世界最美天坑、草川子等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步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力争在十三五末,将宁强打造成为城旅联动、产旅互融、居游一体、幸福共享的“汉源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

  自2008年宁强县被文化部命名为“羌族文化生态实验区”以来,该县加大羌文化传承力度,推进羌文化与旅游发展大融合,修建了羌族文化博览园和羌文化演艺广场免费对游客和,并在县城周边建成千山羌族民俗园、羌族饮食民俗村、羌巴风情民俗体验园,形成集古羌文化、羌族风情旅游、羌族特色浓郁的“大观园”。

  被列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宁强羌绣是该县的文化名片和许多“绣娘”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当地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先导,大力推广羌族特色手工艺羌绣产品,助其走出山区,以带动更多留守妇女增收致富奔小康。

  围绕县城至青木川、县城至毛坝河两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移民安置点建设、旅游景点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统筹科学规划,突出地域特色,整合项目资金,集中打造一批生态旅游型、民俗风情型、产业带动型、改善型、易地搬迁型、特色田园型美丽乡村。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运行,宁强迎来了高铁时代,更为宁强旅游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来源于ipfs

关键词:宁强旅游网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