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陕西经济> 文章内容

西部大开发为韩企带来六大商机

※发布时间:2019-1-23 1:45:0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合作共赢,这是来自“中韩建交20周年纪念暨韩国—中国西部论坛”上的最强音。西部大开发步入崭新阶段,中韩交流合作也站上了新起点。

  转型升级,这是西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上,专家、企业家、学者为普遍不景气的纺织企业提出的脱困对策。

  危中觅机,这是来自“创新发展环保建材”高峰论坛的声音。面对建材行业的普遍不景气,嘉宾们也纷纷出谋划策。

  “我没去过韩国,但我用三星手机,坐韩国汽车,也尝过韩国泡菜。”“今天吃午饭的时候,我发现川菜和韩国菜非常类似,这说明我们文化相通。”

  9月24日,中韩建交20周年纪念暨韩国—中国西部论坛上,两位嘉宾发言中的感性片段,生动地反映出两地文化和经济的亲近。

  中韩交流合作站上新起点。韩国驻成都总馆、四川博览事务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三方共同主办此论坛,吸引中韩两国200多名学者、官员、企业家参会。短短4个小时,4位嘉宾致辞、4位重量级专家发言、8位嘉宾点评并与现场听众互动交流,从多视角多层面共同探讨西部大开发的前景、韩国企业的机遇、韩国与四川的合作。

  “中国西部地区可以借助韩国经验和资本加快发展,韩国企业也会从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的中国西部获取新的活力。新一轮合作,将锦上添花。”韩国驻成都总郑万永的判断,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共鸣。

  韩国POSCO经营研究所所长康太荣认为,韩国与中国西部地区的合作,已经从过去的小规模经济交流,进入以大企业投资为主力的新阶段。“过去,韩国与中国西部由于地理距离较远、认识不足等原因,经济交流不活跃。韩国对西部地区的出口增长率飞速提高,但投资仍以小规模为主。”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韩国大企业正在以成都、西安、重庆为中心建设生产,“比如三星生命已在四川设立了分公司;友利银行设立了成都支行;韩华中国与四川签订了合作备忘录等。”

  四川博览事务局副局长张维利用一组数据来说明:截至今年3月,韩国在川投资企业达168家,投资额超过3亿美元,涉及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汽车、食品、商贸和金融等多个领域,SK、LG、三星电子等韩国大企业集团在四川投资项目或设立分支机构,现代汽车商用车今年已在四川资阳开工建设,长虹集团等四川企业在韩国的直接投资项目亦超过1亿美元。

  康太荣认为,西部大开发给韩国企业投资中国西部地区带来六大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国经济成长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在中央政策支持和地方推动之下西部将保持高速发展;西部地区经过11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投资大幅改善;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中国的中产阶层不断增长,尤其西部的消费能力与日俱增;通过改善公、铁等基础设施节省物流费用,加上人民币结算推动边境贸易发展,西部边境贸易11年间增长14倍;中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惠政策停用,对外国投资转为选择性接收,西部地区的优惠更显吸引力。

  国家发展和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给出:“同中国一道创新经贸合作,联合推进重点区域开发。”中国和新加坡已开展了不少尝试,韩国可以借鉴,把合作开发放在空间大、潜力大、机会多的中国西部。

  “深化重点区域合作,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是范恒山给出的第二点。他认为,韩国与西部在贸易金融、投资合作、资源开发、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巨大潜力,可以立足西部大开发的实际和中韩经济合作的需要,围绕扩大合作领域,拓展合作内容,优化合作结构,提高合作质量来促进合作重点领域和项目,不断丰富合作内涵。

  “希望提供公平的竞争,当地社会能全心全意支援企业落户。”康太荣,中国应进一步完善外资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相关的制度,加强外资企业的知识产权及私有财产权的;改善通商,积极举办商品展,实行鼓励出口政策,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示范区;扩大韩国企业在事业中的参与机会;扩大外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

  四川省韩国人商会原会长李钟直坦言,目前韩国中小企业进军和扎根中国西部有点困难,主要是“小规模投资在中国办理手续十分困难。”他简化外国中小规模投资企业审批流程,设立一个部门为这些投资企业提供审批手续一条龙服务。希望不仅是在投资时得到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也能继续得到所需的人才、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

  “棉花收储价了棉农的利益,但是对于纺织企业,却增加了成本。”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介绍,我国当前的棉花收储价为每吨2.04万元,而美国棉大约为每吨1.6万元。

  国内外棉价差如何消化?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纺织企业如何脱困?9月24日,在西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上,专家、企业家、学者共同谋划对策。

  “今年是纺织行业最的一年。”杭州永翔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索正喜这一判断,来自东部有不少关门、限产的纺织企业,更来自企业本身不断缩减了近4成的出口订单。

  西部企业也有同样感受。四川南华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友均表示,“目前生产订单下降,成本走高,纺织行业好难。”

  “以纯棉制品为主的纺织企业成都亏损。”索正喜介绍,该公司目前大量压缩纯棉纱线的生产,进而加大以涤纶、腈纶、粘胶等为原料的生产。

  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认为,如果国际市场再继续低迷,棉花国内外差价将进一步拉大,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成本条件”将更为严峻。

  省经信委副主任翟刚说,我省应充分利用1万吨聚苯硫醚纤维、1000吨芳纶、3000吨玄武岩纤维、1.5万吨醋酸等高性能纤维原料优势,高起点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有效应对风险,扩大市场份额。”

  “必须进行科技创新、提档升级。”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涛介绍,该公司“一锭多丝技术群”打破了50多年来粘胶产业的传统技术,节约投资20多亿元,节约土地2000多亩,提高劳动生产率3倍,主导产品成本下降14%,其主导产品粘胶长丝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以上,绣花线%。

  南充依格尔丝绸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明树透露,目前该公司与苏州大学多年攻关,已经研发出新的丝绸制品,比传统产品抗皱性能提高20%,保温性能提高30%。预计明年底投入大规模生产。“随着新产品的研发成功,公司有望很快止跌回升。”

  立达中国纺织仪器有限公司高级经理贺方松认为,装备升级和技术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必由之。目前纺织行业竞争力较弱的一个原因是生产效率不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是生产装备和生产方式还停留在较低水平。“必须走技术和价值发现的道,淘汰生产力低下的设备,放弃低效率的生产方式,选更高目标去深挖价值。”

  9月23日,“创新发展环保建材”高峰论坛在第十三届西博会上亮相。“受大影响,今年建材行业普遍不景气。”一位连续两届参会的代表告诉记者。

  “适度的经济下调不是坏事,这对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必要的。”“过去四川人口多、底子薄是劣势,现在已经转变为发展的优势。”一开场,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的观点让人振奋。

  从出口结构上看,今年高科技产品的出口较平稳,建材、纺织、箱包等产品出口下降明显。姚景源认为,“这说明中国最早靠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打天下的模式已经走到了。”姚景源说,当前最重要的是转方式、调结构。而在这之中,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突破口,扩内需、改善民生是重要抓手。“对四川而言,人口多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基本条件,也代表消费力量大,在扩内需上有很大潜力。”

  而对建材流通领域而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认为,城市住宅产业发展速度放缓,住宅生产模式向精装化、成片化、工厂化转变,国际贸易摩擦让出口形势严峻,建材流通行业步入了“冬天”。

  “以上只是外因,家具行业进入寒冬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自身。”任兴洲认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家居建材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无序发展的现象。中低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而要度过“寒冬”,真正“良药”是“取暖”。在市场规律作用下,通过资源整合,实施市场细分,不断提高创新水平,发展环保建材,才能让行业迎来“春天”。

  中韩建交20周年纪念暨韩国—中国西部论坛上,两国嘉宾探讨共赢方案合作共赢,这是来自“中韩建交20周年纪念暨韩国—中国西部论坛”上的最强音。西部大开发步入崭新阶段,中韩交流合作也站上了新起点。转型升级,这是西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上,专家、企业家、学者为普遍不景气的纺织企业提出的脱困对策。危中觅机,这是来自“创新发展环保建材”高峰论坛的声音。面对建材行业的普遍不景气,嘉宾们也纷纷......

  梦见回家的路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